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側邊選單開關

認識本所

:::

110 年度

日期 大事紀要
1/12 辦理本所「109年度施政計畫成果發表暨評核會議」,共計發表並評核15項,參與討論踴躍。
1/27 行政院張景森政委召集本所及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校教授,瞭解地質公園議題在臺灣的發展進程,本所由王副所長詠絢率同仁與會。
2/1 本所新版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正式啟用。
2/19 桃園市立幸福國中校長等一行3人參訪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
3/4 與本所MOU簽署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林宗儀系主任及圖書館柯皓仁館長,討論110年度於該校設置地質知識推廣站相關事宜。
3/9 發布「地質雲加值應用平臺」新增「地質創意旅遊」主題網頁中英文新聞稿一則,促進國民旅遊結合地質教育,並且讓民眾更深入認識各地之地質景觀,共計10家網路新聞媒體刊登露出。
3/10 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由巫秀堅副總工程司率隊洽談110年6月世界海洋日環境教育宣導活動合作相關事宜。
3/11 發布中文新聞稿《斷層活動知多少》與英文新聞稿《"Probabilities Model Map" for Active Faults in Taiwan》
3/2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跨部會化學物質資訊服務平台(化學雲)」工作團隊來本所洽談地質資料流通及介接相關事宜,由資料組侯組長進雄主持訪談會議,透過會談雙方已瞭解機關業務職掌與資料需求,並對於後續資料交流與合作模式達成初步共識。
3/25 本所參加110年度中華民國地質公園學會年會。
3/26-27 本所參與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召開之第19屆臺灣地質公園網絡會議,並赴野外苗栗縣後龍鄉過港貝化石層與桃園市觀音區海岸等地區野外考察。
3/27 完成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L0005臺南市)變更計畫草案之公開展示(1/21~2/19)及預告(1/27~3/27)
3/29 參加「國家近海區域工程地質資料庫建置之法規及管理機制研析」討論會議。
3/31 舉辦本所新版圖書館查詢介面(Webpac)操作教育訓練,由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溫志傑經理主講,參加人數計37人。
4/7 板橋樂齡中心王淑蓮老師帶領學員,參訪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參加人數共20人。
4/12 本所為強化同仁資安意識,於4月12日(星期一)上午9點30分假本所1樓大禮堂辦理3小時之「資通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宣導」教育訓練,講師為新北市政府資訊教育訓練專案講師楊玉文先生。
4/12 本所辦理志工培訓基礎課程,邀請鞏慧敏老師主講沉積岩與化石課程,參加人數共18人。
4/13 召開109年《地質》期刊優良文章(39卷1-4期)評選會議,選出特優1名,優等3名。
4/13-19 依據本所「110年度社交工程演練計畫書」,辦理110年上半年度「社交工程演練」。
4/15 出席立法委員張廖萬堅國會辦公室召開「因應國土計畫執行,有關臺中市神岡擴大都市計畫產業園區針對斷層之開發疑義協調會」。
4/19 辦理員工教育訓練,由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退休教授鄧屬予主講,講題為:從地質看臺灣地熱探勘。
4/19 本所官方臉書重新上線。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oeacgs
4/21 辦理大屯火山群地區地熱探勘資料專家討論會,以檢視地熱探勘相關資料及成果,參加人數共32人。
4/21 發布回應中研院有關大屯火山岩漿庫研究新聞稿「大屯火山岩漿庫最淺處距地表8公里政府隨時掌握火山動態 確保民眾安全」。
4/26 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設置臺北市第一處地質知識學習站,推廣地質知識科普化。
4/29 新店新和國小王漢卿老師帶領師生,參訪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參加人數共28人。
5/3 完成0418壽豐地震地質調查、發布新聞稿「20210418壽豐地震與已知活動斷層有關嗎?」及「20210418 壽豐地震地質調查報告」。
5/5 紐西蘭工商辦事處拜訪本所,討論國內地熱潛勢調查狀況。
5/10 新北市自然生態社陳子瑜老師帶領志工,參訪多媒體展示場,參加人數共48人。
5/1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第32次審議通過「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L0005臺南市)」變更案。
5/13-6/13 本所參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舉辦之「環境教育法10周年主題特展及響綠生活嘉年華」於5月13日至6月13日辦理地質環境教育十年專題系列社群臉書貼文。
5/24 因應雙北疫情警戒5月15日至第三級,本所開始實施30%人力居家辦公。
5/25 因應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宣布居家辦公提升至二分之一為原則,並以雙北地區以外通勤者為優先,本所將居家辦公之人力由30%提升50%。
6/18 訂定發布本所「地質資料供應及收費標準」。
7/6 公告修正「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L0005臺南市)」。
7/13 因應全國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適度鬆綁 (微解封),調整本所於疫情期間之管制措施:
一、停止居家辦公,全所人員返所上班。
二、調整擴大彈性上下班時間: 上班07:30~09:30,下班16:30~18:30。
   
8/9 出版本所《地質》第40卷第1-2期合刊「創意地質旅遊─蘭嶼、綠島」暨「臺灣油礦探勘史」專題。
8/11 辦理地質專題演講,由中國上海同濟大學海洋及地球科學學院黃奇瑜教授主講,講題為:西太平洋地區中生代/新生代地質的關鍵時空轉折。
8/12 出版本所《109年度中央地質調查所年報》。
8/15 發布「地質雜誌 40卷敲碗專題蘭嶼和綠島遊 加碼臺灣油氣探勘史」新聞稿。
8/19 於臺北巨匠電腦台北認證分校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定期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14人、女性計0人,講師為晏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謝亞璇工程師。
8/26 於臺北巨匠電腦台北認證分校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定期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11人、女性計4人,講師為晏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謝亞璇工程師。
8/31 曹恕中所長自願退休生效。
9/2 於高雄聯成電腦高雄分校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定期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9人、女性計4人,講師為晏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謝亞璇工程師。
9/6 秘書室辦事員劉祐呈商調至新北市立積穗國民中學擔任幹事職務。
9/8 本所推動地質知識漂之地質知識學習站,贈予地質出版品一套予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提供該館研究典藏及社會大眾閱覽及利用。
9/9 本所推動地質知識漂之地質知識學習站,贈予地質出版品一套予華夏科技大學,提供校園師生閱覽及利用。
9/9 於臺中赫綵電腦臺中學院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定期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8人、女性計3人,講師為晏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謝亞璇工程師。
9/10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小崗山斷層F0022)劃定計劃書草案於9月10日至10月12日辦理公開展示。
9/11 公告預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小崗山斷層F0022)」法規命令草案,預告期間9月11日至11月10日。
9/10 中國科技大學參訪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計男性1名。
9/10-10/10 本所協辦教育部「2021第8、9屆防災總動員—防災校園大會師」線上展覽,本所以「安全地質 幸福地質」為主題參與展示,於9月10日開展,展出期限至10月10日,展示內容包括地質敏感區、活動斷層、山崩與地滑、火山、土壤液化、各主題地質資訊系統、地質出版品等多元地質調查成果。
9/14 依據「資通安全責任等級分級辦法」及本所「資通安全維護計畫」,本所為強化同仁資安意識,於9月14日(星期二)下午2點假本所1樓大禮堂與網路視訊同步方式辦理3小時之「資通安全暨開放文件格式(ODF)應用」教育訓練,講師為新北市政府資訊教育訓練專案講師楊玉文先生。
9/15-9/21 依據本所「110年度社交工程演練計畫書」,辦理110年上半年度「社交工程演練」。
9/16 於臺北聯成電腦館前分校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定期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11人、女性計3人,講師為晏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謝亞璇工程師。
9/19 舉辦員工協助方案講座:邀請張純吉臨床心理師主講「慢性病認識預防與心理情緒管理」。
9/24 本所推動地質知識漂之地質知識學習站,贈予地質出版品一套予位於嘉義縣之國立中正大學,以及位於臺中市與南投縣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暨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等單位,供校園及社會大眾閱覽及利用。
9/25 本所推動地質知識漂之行動博物館,參加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舉辦「防災9要你—惜水愛土防災嘉年華暨水保成就一甲子」活動,設攤展示本所地質調查成果,仍以「安全地質 幸福地質」為主題參與展示活動斷層、土壤液化、工程探勘資料庫及地熱探勘綜合資訊整合平臺等資訊。
9/26 本所推廣地方特色地質並協助政府推動地質公園,出席桃園市觀音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開館暨地質公園掛牌儀式,大會由桃園市政府鄭文燦市長主持,會後並與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討論地方特色地質課程合作事宜。
9/28-29 辦理本所「109年度業務成果發表會」,計有32篇報告發表,參與討論踴躍。
9/29 本所推動南勢角地質生活圈示範,出席華夏科技大學舉辦「SDGs × 希望與行動的種子展」開幕儀式,與蘇聖珠副校長及陳麗娜組長論及落實推廣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烘爐山的地方特色地質合作方案。
10/1 本所為因應資安問題及優化公文管理系統軟硬體設備,除汰換原有舊主機,以全面提升伺服器效能外,同時間將公文管理系統由存有資安漏洞問題的Flash程式開發,改以HTML5技術開發新版公文管理系統,同仁無須安裝下載任何程式,均可在跨瀏覽器網頁上開啟公文系統。
10/13 於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大型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19人、女性計2人。
10/14 參與立法委員孔文吉國會辦公室「新竹縣尖石鄉梅花國小暨社區地層變動及龜裂研商會議」及現勘,並於會後提供梅花地區地質概況報告。
10/15-16 於高雄市參與協辦第20屆地質公園網絡會議,並辦理地質行動博物館及參與地質產品比賽,本所設計地質鎚USB磁碟獲公部門最佳創意獎。
10/19 本所推動地質知識漂,於馬祖地質公園展示館舉行「馬祖地質知識學習站」揭幕暨贈書儀式,展示並提供本所業務成果及出版品等資料,促進在地居民及遊客們就地閱讀增進地質知識。
10/19 發布「離島探索地質更便捷 地質知識學習站在馬祖地質公園展示館開張」新聞稿。
10/21 因應全國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適度鬆綁 (微解封),調整本所於疫情期間之管制措施:結束分散辦公,不受室內至多3人之限制。
10/27 舉辦兩公約專題講座:邀請李玟旬律師主講「焦慮!兩公約跟我甚麼關係!」。
10/30-11/2 參與協辦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舉辦「環境教育這10年×響綠生活嘉年華」,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辦理地質行動博物館設攤展示本所業務成果。
11/9 因應全國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適度鬆綁 (微解封),調整本所於疫情期間之管制措施:
一、 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開放室內無須配戴口罩。
二、 開放會議室用餐(保留隔板)。
三、 取消訓練演講課程人數上限。
四、 郵務除門口警衛室簽收外,亦可於地質館1樓門口領取。
   
11/11-12 興南國小由曾長麗校長等帶領師生七個班次、共230人,分梯參訪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
11/15-20 舉行2021地質嘉年華綜合推廣系列行程,自11月15日於臺南市七股遊客中心啟動,北上沿途經臺南市、雲林縣、嘉義縣市、彰化縣、臺中市、苗栗縣、新竹縣市、桃園市、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等各縣市之地方特色地質景點進行地質知識感動傳遞至11月19日至本所舉行地質開放日,總計約50個單位合作交流。
11/18-19 於本所舉行2021「地質開放日」,以「地質法10年」為主題規劃地質市集、業務成果展、公民講座、烘爐山地質戶外賞析、頒獎等內容,11月18日開幕日獲經濟部曾次長文生等各界貴賓蒞臨,並有日本地質調查所藤源博士、國立宜蘭大學吳柏青校長等9個單位及個人錄影致詞,吸引700多位民眾前來本所參觀與學習,達成向各界推廣地質及擴大社會參與任務。
11/22-23 參與中華民國地質學會與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11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並辦理設攤推廣地質出版品及資訊系統成果展示推廣。
11/26 參加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辦理之線上海報展,以主題「打造圖書資訊與地質專業的完美結合」入選。
11/26 本所於110年11月26日舉辧「文書及檔案影像管理系統災害復原」演練作業,透過公文管理系統災害復原之事前分組分工及事發時處理建立標準模式,建立一個完善的復原機制,未來在遭受重大災害或人為破壞時,可依著本計畫在最短時間內重建公文系統,確保本機關檔案資料損失風險,以及減少復原空窗期,迅速恢復正常運作。
12/1 辦理「坡地場址調查觀測及變形機制分析成果發表會」,共86人現場參與(男:69人/女:17人),並同步辦理線上直播分享,共辦理9個地質調查及觀測技術實務講題,分享多尺度科技防災技術、坡地場址調查觀測及變形機制分析技術手冊。
12/3 於國立宜蘭大學辦理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大型教育訓練,參加人數男性計14人、女性計11人。
12/4 假苗栗縣三義鄕舉行「桃竹苗地區地方特色地質研習課程」,於苗栗三義火炎山生態教育館由前台灣中油公司探採事業部測勘處魏聲焜處長、臺灣省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王豐仁技師等人講述,並帶領學員赴火炎山自然保留區進行地質戶外賞析,總計約50人參與。
12/7 辦理員工教育訓練,由本所簡伯瑜科長及許晉瑋技士主講,講題為:本所委辦計畫相關作業近期變革說明與本所財物及勞務採購策略及稽核重點研討。
12/8-10 赴臺北南港展覽館參加「2021年臺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覽活動,辦理本所地熱探勘調查業務成果發表及資訊系統推廣。
12/9 舉辦性別主流化講座:邀請丁介陶講師主講「電影裡的性平課-CEDAW暨大性別的世界」。
12/13 文化大學地質學系吳樂群教授率學生一行共約16名參訪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
12/14 舉辦員工慶生活動暨「遇上咖啡香」主題活動。
12/16 本所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規定於110年12月16日完成本所91年至110年檔案清查工作。
12/21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F0022小崗山斷層) 於110年12月21日完成劃定及公告。
12/23 本所依據機關檔案管理作業手冊第14章庫房安全管理規定完成訂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檔案管理庫房安全暨庫房緊急應變辦法」並自即日起生效。
12/24 辦理「都會區工程環境地質圖成果發表及經驗分享會」,共100多人參與,針對主要都會平原區有計畫調查,編繪出版工程地質分區圖及地工災害潛勢圖,以做為工程設計規劃時重要的地質資料,提供國人、民間開發單位及政府機關規劃應用,藉由本活動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分享臺灣北中南東都會區的工程地質特性相關經驗,達成國內相關研究調查承先啟後及經驗傳承之目的。
12/27 特刊第36號水文地質研究專輯(三)出版。
12/28 於臺北市中正區寶藏巖舉行本所地質多媒體展示場志工培訓戶外基礎課程,主題為「公館凝灰岩及水資源」,共25人參與。
12/29 本所於110年12月29日上午10時辦理110年「檔案庫房火、水損檔案緊急搶救演練」作業,以提升本所檔管及任務編組人員於檔案庫房發生災害,得以迅速有效因應各項重大突發緊急災害及事件,以確保檔案庫房安全,避免檔案受損。
12/30 出版《地質》第40卷第3-4期合刊「坡地監測與防災預警技術」及「臺灣海域地質資源」專題。
12/30 12月30日完成105~109年全國地質調查-通盤檢討-。
12/30 出版2021地質賞析之旅手冊《挑戰礫岩—桃園、新竹、苗栗曼妙山河海》。
12/30 出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