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側邊選單開關

認識本所

:::

歷史沿革

我國早於民國五年即創立中央地質調查所,位於北平,隸工商部,丁文江先生為首任所長。

民國二十五年遷南京,屬經濟部。民國三十八年遷台後之地質工作改由臺灣省地質調查所繼續執行,該所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所長為畢慶昌先生。

近三十年來國際間對地球科學之研究突飛猛進,在70年代,每年發表的地質科學論文達三萬篇,東方語文者,尚不計在內。同時在應用上,無論礦物資源之開發及其在農業、交通、土木、水利、社區開發、環境污染各方面均需地質資料作為設計及施工之參考。

基於國家經濟建設之需要,政府乃有恢復設置中央地質調查所之議,於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四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組織條例,並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經總統令公布施行。

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正式恢復成立,原台灣省地質調查所由中央地質調查所接管後撤銷,並於同年十二月遷至台北市仁愛路二段一號辦公。

本所設五組四室,首任代所長為徐鐵良先生。由於仁愛路所址空間狹小,另於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新建地質研究館一座,於民國七十二年五月遷入新館。

本所下設所長、副所長各一名,隨著時代變遷、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機動調整組織架構,以符合我國政府設立本所的宗旨。

到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止,已歷任七屆所長領導,組織運作目標除了基本調查工作外,則特別強調與社會發展、人民居安、環境保育需求相關的活動斷層、環境工程、資源等調查、研究與資料管理服務。

壹、本所大樓建築紀念碑文內容

中央地質調查所興建記圖示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研究館興建記

地質調查研究,為國家經濟建設之基本要務,進步國家莫不重視,我國地質調查所於民國初年創設於北平,國民政府成立後,改設中央地質調查所於南京,隸屬於經濟部,從事調查國內地質礦藏,培育地質專才,對國家資源開發、工程建設及學術研究,成績卓著,在國際上頗負聲譽。

政府遷台以來,該所原有業務,暫由台灣省地質調查所擔任,本部孫前部長運璿,鑒於國家經濟發展之需要,採納台灣省政府建議,報院奉准於六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恢復設立中央地質調查所,接管省所業務,並擴大規模;增加人員、設備,及興建地質研究館,以臧其事。

本館於七十年八月十一日由張前部長光世奠基興建,至七十二年春二月二十六日落成,大樓計建六層,總面積五七三五平方公尺,分設各項地球科學研究室及實驗室、地質資料中心、標本陳列室等,並置大型會議廳,資以發揮學術性研討活動,對今後地質調查研究工作當期獲致更佳之效果,亦將為我國地質科技創一新頁,爰為之記。

經濟部部長 趙耀東

中華民國 七十二年二月 二十六日 立

貳、歷任所長

一、徐鐵良 /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至七十二年十二月

二、詹新甫 /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至七十六年十二月

三、黃敦友 /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至八十三年一月

四、簡芳欽 / 民國八十三年二月至八十七年一月

五、陳肇夏 /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至九十年五月

六、林朝宗 / 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三日至一O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七、江崇榮 / 民國一O三年五月六日至一O七年一月十六日

八、曹恕中 / 民國一O九年三月四日至一一O年八月三十一日

參、九十一年度組織調整

一、技術部門:綜合企劃室、區域地質組、構造與地震地質組、環境與工程地質組、資源地質組、地質資料組

二、行政部門:秘書室、人事室、主計室與政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