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山崩的關係為何?
更新日期 : 2023-02-10
資料來源 : 環境與工程地質組
瀏覽人次:11630
山崩常發生在長期降雨或暴雨期間或降雨之後,斜坡飽合含水時發生。水對斜坡上的土石材料的穩定性有雙重的影響:
(一)增加材料的重量
水由於增加了斜坡上材料的重量而成為山崩的驅動力。暴露在斜坡上的穩定的土石材料內含有10%至35%體積的孔隙,在乾燥時,這些孔隙大都為空氣,但在在長期的降雨後,這些孔隙可能完全被水填滿而增加了沈積物的重量,因而增加了驅使沈積物向下坡移動的力量。
(二)減低岩石強度
水通過某些岩石的孔隙,溶解易溶的膠結物質例如碳酸鈣,減低了凝聚力,使顆粒容易向下坡移動。水可軟化頁岩層,甚至引起某些種類的粘土礦物膨脹,降低岩層間的摩擦力。地下水循環通過疏鬆且粗細混雜的土石材料,沖刷細粒物質,造成斜坡後方土石材料掏空現象。岩石裂隙間的水結冰時施加於孔隙壁的作用力可將岩石沿層面、節理或其他裂縫崩解分離(冰楔作用),這些鬆疏的岩石材料接著可以向下坡移動。
更多的資訊,可利用臺灣地質知識服務網查詢。
相關連結